摘要:作为四川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自2012年以来已经成功培训14期,共计培训300余家医院的482名康复专科护士,其中省外学员达219人,在康复护理领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及区域辐射作用。 ...
协助医院创伤中心和智慧化医院建设、带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而促进外科整体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本次会议,进一步增进了我院麻醉科与北京市及省内各市州地区兄弟科室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省麻醉学科发展会上,第四届四川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第三届麻醉医师分会会长、我院朱涛教授作《四川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2016-2019年度工作报告》,左云霞教授作为新任会长致辞。本次会议,进一步增进了我院麻醉科与北京市及省内各市州地区兄弟科室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我省麻醉学科发展。经过民主选举,我院麻醉科左云霞教授当选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四届麻醉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人民医院魏新川教授担任候任会长。4月26日-27日,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四届麻醉医师分会年会暨京蜀麻醉医生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加强团青思想引导,强化团员身份意识,团干部更像团干部,团员更像团员,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得到有力提升。
在此过程中,青年文明号成为弘扬青年医护职业文明的旗帜、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和提升青年竞争力的金字品牌。建机制,完善体系,实现志愿者团队特色化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运营,采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志愿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高血压中心建设阶段性总结会。
经过严格筛选、现场核查及专家委员会投票,最终评选出20家中国高血压中心单位。中国高血压中心建设,旨在规范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优化高血压疾病治疗策略,方便高血压患者接受专科医生的规范化用药指导,建立高血压疾病的综合健康服务模式,完善高质量的疾病防治网络,加强高血压病防治意识,提高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群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提升高血压研究的水平4月9日,我院举行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建设说明会,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骨科、麻醉科、营养科、康复科、临床药学等临床科室以及医务部、运管部、护理部和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医务部李大江部长提出了建设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对于解决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外科手术瓶颈问题、提升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该平台的相关科室成员。
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就如何进行平台建设、采用何种形式将项目落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我院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旨在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实现一站式连续性医疗服务,建设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老年外科疾病全程管理体系,达到医疗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主任吴锦晖教授结合目前老年医学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葛宁教授阐述了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此次会议,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团队成员了解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内容、具体流程以及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顺利建设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提供了保障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主任吴锦晖教授结合目前老年医学发展趋势系统介绍了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葛宁教授阐述了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流程。4月9日,我院举行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建设说明会,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骨科、麻醉科、营养科、康复科、临床药学等临床科室以及医务部、运管部、护理部和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
通过此次会议,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团队成员了解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内容、具体流程以及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顺利建设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提供了保障。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就如何进行平台建设、采用何种形式将项目落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上,医务部李大江部长提出了建设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对于解决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外科手术瓶颈问题、提升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该平台的相关科室成员。我院老年围手术期管理平台旨在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实现一站式连续性医疗服务,建设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老年外科疾病全程管理体系,达到医疗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Pentaray指导下行房颤机制标测在电生理手术中,除了对导管良好的操作技术,对电传导的解读也至关重要。与传统冷盐水灌注导管相比,ST压力导管在其头端增加了压力感应磁线圈与高精密度弹簧,当导管头端电极接触心肌组织时,头端的受力大小与方向都能清晰的显示出来。
但传统的消融导管由于无法直观了解其头端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情况,使得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开展射频消融手术。ST消融导管和Pentaray指导下行房颤精准量化射频消融这两项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将优化我院心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与体验,助力心脏内科医疗水平提升。
清晰的电传导图不仅能快速找到消融靶点,也能更明确引发心律失常的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手术方案,极大地提高远期手术成功率。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头端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情况,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ST压力导管应运而生。除此之外,PentaRay柔软的分支能在最安全的情况下,像CT一样还原心腔各处解剖结构,更好地指引医生完成手术。自1987年射频消融首次成功治疗右侧旁道以来,射频消融疗法已经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救治了无数患者。压力指导下,一定时间内的消融的损伤程度便可以被评估,这不仅极大提升了手术成功率,也大幅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概率,优化了消融手术流程。PentaRay星型标测电极不仅能快速构建全心腔模型,还能在构建过程中清晰、准确的记录各类电位信息,在心腔模型重建完成的同时,同步完成电传导标测。
近日,我院付华教授带领的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开展了多例星型标测电极PentaRay指导、使用Smart Touch压力导管治疗的复杂性心律失常手术,填补了我院电生理技术空白PentaRay星型标测电极不仅能快速构建全心腔模型,还能在构建过程中清晰、准确的记录各类电位信息,在心腔模型重建完成的同时,同步完成电传导标测。
ST消融导管和Pentaray指导下行房颤精准量化射频消融这两项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将优化我院心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与体验,助力心脏内科医疗水平提升。近日,我院付华教授带领的心脏内科电生理团队开展了多例星型标测电极PentaRay指导、使用Smart Touch压力导管治疗的复杂性心律失常手术,填补了我院电生理技术空白。
Pentaray指导下行房颤机制标测在电生理手术中,除了对导管良好的操作技术,对电传导的解读也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消融导管由于无法直观了解其头端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情况,使得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开展射频消融手术。
压力指导下,一定时间内的消融的损伤程度便可以被评估,这不仅极大提升了手术成功率,也大幅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概率,优化了消融手术流程。与传统冷盐水灌注导管相比,ST压力导管在其头端增加了压力感应磁线圈与高精密度弹簧,当导管头端电极接触心肌组织时,头端的受力大小与方向都能清晰的显示出来。清晰的电传导图不仅能快速找到消融靶点,也能更明确引发心律失常的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手术方案,极大地提高远期手术成功率。除此之外,PentaRay柔软的分支能在最安全的情况下,像CT一样还原心腔各处解剖结构,更好地指引医生完成手术。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头端电极与组织的接触情况,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ST压力导管应运而生。自1987年射频消融首次成功治疗右侧旁道以来,射频消融疗法已经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救治了无数患者
活动还为我院与祖国同龄的4位老专家代表李幼平教授、成翼娟教授、赵雍凡教授以及肖家和教授颁发纪念品和捧花,并向以四位老专家为代表的老一辈华西人表达深深敬意。4月13日,我院召开华西护理 继有英才——一起走过的岁月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术活动。
李正赤常务副书记、吴欣娟理事长分别致开幕辞,回顾华西护理发展历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创新管理举措,对华西护理的建设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殷切希望。在讲述:华西老照片的故事环节,我院成翼娟教授、李卡教授、胡秀英教授,绵阳中心医院何梅副书记、乐山市人民医院马智群主席等7位讲者讲述了华西护理人过去的故事。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吴欣娟,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正赤、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程永忠,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郑尚维教授、成翼娟教授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3名护理管理同仁参会,近300人观看网上直播,共同交流分享学术观点,聆听护理前沿之声。成翼娟教授致闭幕词,对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新一代华西护理人在护理事业中乘风破浪、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吴欣娟教授、李幼平教授及我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文进副教授分别带来《变革时代护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看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及《大数据时代的护理质量评价》专题学术讲座李正赤常务副书记、吴欣娟理事长分别致开幕辞,回顾华西护理发展历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创新管理举措,对华西护理的建设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殷切希望。
4月13日,我院召开华西护理 继有英才——一起走过的岁月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术活动。活动还为我院与祖国同龄的4位老专家代表李幼平教授、成翼娟教授、赵雍凡教授以及肖家和教授颁发纪念品和捧花,并向以四位老专家为代表的老一辈华西人表达深深敬意。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吴欣娟,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正赤、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程永忠,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郑尚维教授、成翼娟教授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3名护理管理同仁参会,近300人观看网上直播,共同交流分享学术观点,聆听护理前沿之声。吴欣娟教授、李幼平教授及我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文进副教授分别带来《变革时代护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看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及《大数据时代的护理质量评价》专题学术讲座。
成翼娟教授致闭幕词,对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新一代华西护理人在护理事业中乘风破浪、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讲述:华西老照片的故事环节,我院成翼娟教授、李卡教授、胡秀英教授,绵阳中心医院何梅副书记、乐山市人民医院马智群主席等7位讲者讲述了华西护理人过去的故事